投资人配资炒股官网,急等小红书 IPO
两天前,小红书落子香港。
这是小红书首次在内地以外设立办公室,对于小红书而言,在香港设立据点,可以更深度服务境外品牌和用户。
业内则将这一举动视为小红书即将 IPO 的又一个信号——就在几天前,金沙江创投三月的一份内部文件显示,小红书的估值已经上涨到 260 亿美元 ( 约合 1870 亿元人民币 ) 。
《节点财经》了解到,有替 LP 收购小红书老股的投资人透露,其真实成交或许已经加价至 300 亿美元,而最近小红书老股的报价是 350 亿美元 ( 约合 2500 亿元人民币 ) 。
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没有正面回复此事,只表示"没有股东愿意卖"。
估值飙升至 2500 亿,加之小红书在香港设立办公室,如今,沉寂良久的一级市场,似乎都正在等待小红书 IPO 敲钟,以此振奋市场。
12 年时间,7 轮融资,估值飙至 2500 亿
据金沙江创投的一份内部文件显示,小红书的估值上涨到 260 亿美元,不过这份文件的标注日期是在三月份。而根据最近的一则消息显示,小红书老股的报价已经是:350 亿美元(约合 2500 亿元人民币),这也意味着,仅仅 3 个月时间,小红书的估值又涨了 90 亿美元(约 650 亿元人民币)。
这样一个炙手可热的项目,也难怪没有投资人愿意卖出,只要等待小红书 IPO,泼天的富贵就会降临到投资人的身上。
2013 年,在上海一间不起眼的民居里,毛文超和瞿芳这两位武汉老乡,开启了小红书的创业之旅。最初,小红书推出的是 7 个 PDF 版本的购物攻略,更像是一本电子版的购物资讯杂志,为当时热衷海淘的消费者提供海外购物信息。
虽然产品端尚且稚嫩,但也正是这一年,小红书完成了首轮融资,拿到了真格基金天使轮融资。成立至今,小红书累计完成了 7 轮融资。其投资方名单中还有金沙江创投、天图投资、腾讯投资、阿里巴巴、淡马锡、元生资本、中信资本、博裕资本、高瓴资本、红杉中国等一批头部基金。
但事实上,小红书的融资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。2017 年时配资炒股官网,小红书陷入业务危机,决定启动新一轮融资,但"很少机构投资人敢给小红书估值了。"
这一时间,小红书内部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,终于在 2021 年用户破亿,成为中国第四大互联网社交平台。当时市场上有消息称小红书启动了赴美 IPO,计划筹资约 5 亿至 10 亿美元,后来因地缘政治和数据监管问题,上市进程被迫按下暂停键。
但由于宏观经济等各种原因,小红书估值又开始走下坡路,到 2023 年缩水至约 140 亿美元。
去年 7 月,小红书完成了 E 轮融资,当时市场上披露的估值是 170 亿美元,不足一年时间,小红书的估值暴涨至 350 亿美元,互联网时代的超级明星,资本能力可见一斑。
迭代的"小红书",推进商业化体系搭建
资本之路"风光无限"的小红书,在产品端经历了几次迭代。
成立之初,小红书的产品形态类似于海外购物信息平台,APP 正式上线首日便吸引了 2000 名注册用户,初露锋芒。
但很快,小红书就遭遇了增长瓶颈,用户增长陷入停滞。团队开始不断尝试各种方法破局。直到 2014 年,通过转换投放策略,小红书的用户数终于突破 10 万大关,社区氛围也逐渐活跃起来。这一年,小红书上线了"福利社",正式进军电商领域,试图在电商的蓝海中分一杯羹。
杀入电商领域后,小红书一直被诟病是"商业化困难户"。而纵观 2015 年前后,正是电商厮杀最激烈的时间,彼时,阿里、京东等巨头割据一方,拼多多刚刚成立不久,而小红书也还没有真正的挤上牌桌。
有投资人直言,社区是小红书的基因,是内容电商的土壤,却也成为小红书电商最大的桎梏。
2019 年,小红书启动商业化体系搭建,成立商业部对接广告。而小红书在商业化上全面加速则始于 2023 年,并首次提出了"买手电商"的概念。此时,国内的电商平台正在加速分化,抖音的兴趣电商、快手的信任电商等,为小红书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经过多番尝试,小红书找到了"内容社区"的商业化模式,通过直播带货的主流模式,小红书孕育出董洁、章小蕙两个现象级的直播带货的案例,也以此为范本开启了"种草"模式的落地。
2023 年"双 11 ",小红书直播间的 GMV 为 2022 年同期的 4.2 倍,店播 GMV 为 2022 年同期的 6.9 倍。今年" 618 "期间,小红书推出"跨店每满 300 减 50,还可叠加优惠券"等规则。
尝到了甜头的小红书,商业化步伐正在进一步加快。开始加速收获"精准营销"带来商家红利。
如今,小红书已经走到了"种草" 3.0 阶段,并开启了广告商业化系统的打造。简单理解,种草 3.0 不仅仅是做用户更容易接受的营销内容,而是通过小红书提供的各种精准营销工具,让品牌能够清楚地挖掘到自己的产品卖点,然后通过定制化的内容,精细化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,这样一来,品牌就能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,这就是种草 3.0 的核心所在。
一手用户,一手品牌,对于小红书而言,其商业化的路径也更加完整和全面。自从小红书全面开启商业化以后,小红书的估值也水涨船高,走到了一个新的阶段。
小红书设立香港办公室,投资人急等一个 IPO
6 月 7 日,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出席了小红书香港办公室开幕仪式,并在社交平台发文称,期待小红书与香港社群建立更紧密的联系,为本地商家在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营销、品牌推广等方面,开拓新视角和新渠道。
事实上,早在去年年底,陈茂波访问上海时,就曾特意到访小红书总部,并邀请他们到香港,以此为基地发展国际业务。
对于小红书而言,香港是一个关键桥梁,不仅能协助境外品牌对接中国内地消费者,同时还能支持内地品牌拓展至香港等境外市场。
业内多将小红书设立香港办公室,视作赴港 IPO 的信号。香港作为国际金融、贸易及创科中心,可以助力小红书的全球业务布局。
对于投资人而言,小红书的这个 IPO 已经等待了太久。
以真格基金为例,从 2013 年天使轮下注至今已经度过 12 年时间,不考虑中途老股退出的问题,一旦小红书顺利 IPO,这笔超级天使投资,将会为真格带去难以想象的回报倍数。
近几年,二级市场退出越发艰难,当市场低迷、IPO 审核趋严、收购冷清时,原本理所应当的退出路径变得越来越狭窄。
作为互联网时代留存下来的"超级独角兽",小红书估值的暴涨,再一次提振了整个一级市场的信心,对于投资人们而言,现在急需一个"神话般"的回报,不仅是给 LP 一个交代,更是给整个行业打一针"兴奋剂"。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"节点财经"(ID:jiedian2018)配资炒股官网,作者:零度,36 氪经授权发布。
金领速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